秦赵长平之战后,赵国的国力急剧衰退,但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强国,赵国的名将如廉颇、李牧仍在。只要有明君出现,赵国即便不能恢复到最盛大的时期,至少不会走向灭亡。然而,赵国却未能在困境中迎来明君,反而迎来了昏君,使得赵国迅速走向了衰败,成为继韩国之后第二个被秦国灭亡的诸侯国。
赵国的危机始于赵悼襄王的继位。继位后的赵悼襄王弃用了廉颇,这使得赵国的战斗力大减,廉颇的出走也导致了赵国的军事力量削弱。接着,赵王迁上位,结果中了秦国的离间计,亲手杀死了赵国的另一位名将李牧,这一系列的错误决定直接加速了赵国的灭亡。而赵悼倡后,正是赵国命运转折的关键人物。
赵悼倡后原本只是邯郸的一个娼妓,身世低微,按理说她的命运注定平凡,甚至是悲惨的。然而,她身上却有着其他娼妓所没有的特质。首先,她极为美丽,堪称倾国倾城;其次,她非常聪明,能够运筹帷幄;最重要的是,她具有极强的野心,这让她不甘心过平凡的生活,最终走上了改变命运的道路。
在做娼妓时,赵悼倡后与赵国宗室的一名男子结识,两人暗生情愫,最终她成为了赵国宗室的妻妾。赵悼倡后的第一次婚姻虽未走到终点,但这段经历使她接触到了更高层次的人物,其中包括当时的赵国国君赵悼襄王。赵悼襄王见到她后,一见钟情,便急忙将她纳入宫中。即便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,这种事情也显得格外荒唐,许多大臣反对,李牧便曾直言:“不可。女之不正,国家所以覆而不安也。”然而,赵悼襄王却自信满满地回应:“乱与不乱,在寡人为政。”
展开剩余65%赵悼襄王的这番话看似有道理,但却忽略了一个前提——他自己是否能当一个明君。显然,赵悼襄王并非明君,尽管他自信能够掌控大局,但却在后宫女人的影响下逐渐做出错误决定。
赵悼倡后入宫后,迅速获得赵悼襄王的宠爱,并很快生下了公子迁。公子迁的出生让赵悼倡后看到了更大的机会。虽然公子迁并非赵悼襄王的嫡长子,但赵悼倡后并没有因此放弃,而是开始在赵悼襄王面前诋毁太子嘉,甚至设法让太子嘉犯错。最终,赵悼襄王决定废除太子嘉,立公子迁为新太子。赵悼倡后从此成为了赵国的王后,随着赵悼襄王的去世,她更是顺利晋升为王太后。
从一个娼妓到寡妇,再到王后,赵悼倡后的人生可谓是华丽的逆袭。但她的逆袭并非赵国的幸运,相反,这一切成为了赵国灭亡的导火索。赵王迁即位后,屡次做出错误决策,尤其是杀害李牧这一决定,彻底断送了赵国的最后希望。
李牧是赵国的名将,他曾在雁门郡成功抵御匈奴入侵,令匈奴闻风丧胆。赵王迁即位后,李牧被调往朝中,专责对抗秦国。尽管赵国远不及秦国强大,李牧依然带领赵军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屡次击败秦军,成为秦军最害怕的对手。然而,赵悼倡后和赵王迁并未善待李牧,反而为秦国行反间计。通过赵悼倡后的诋毁和秦国的重金贿赂,李牧最终被赵王迁误杀,赵国失去了最后一位能够抗衡秦国的名将。
李牧被杀后,赵国再无抵挡秦军的力量。公元前229年,秦国大将王翦率领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。赵国的抵抗很快进入僵持阶段,王翦担心继续僵持下去会再次败北,便通过反间计成功将李牧换下。李牧被暗杀后,赵军的战力大幅下降,赵国最终被秦军攻陷,赵王迁被俘,赵国名存实亡。
赵国灭亡后,赵悼倡后遭到赵国民众的强烈报复,最终被杀死,赵家族也被满门抄斩。赵悼倡后的举动,让赵国民众痛恨不已,但即便如此,赵国仍然延续了六年的抵抗,直至公元前222年,赵国彻底被秦国灭亡。
发布于:天津市